SHEIN廉價時裝背後的剝削真相

BBC最近報導揭發,Shein供應鏈位於廣州番禺的製衣廠工人每天工作至少10小時,每月僅一天假,嚴重違反中國勞動法規定。報導亦發現,有工人每製作一件衣服的薪金只得一、兩元人民幣。 Shein過去曾因涉使用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棉花及非法僱用童工而陷入爭議。這次,工廠工人過度加班和低薪問題再次讓這家市值約540億英鎊的時裝企業成為焦點。 

新疆強迫勞動滲透生活 為一片棉花一口蕃茄背後的人權發聲

「當看到低廉的價格時,我們必須問自己:這背後是什麽?這種產品的真正價格是什麽?誰在為此買單?」英國廣播公司(BBC)前日一則調查報導揭發,英國超市標榜「意大利」的番茄膏或含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番茄,這些番茄可能與強迫勞動有關。西方政府近年來有不少立法工作和倡議活動,包括美國2021年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歐洲議會在今年四月通過禁止銷售強迫勞動產品的法案,而2022年英國保守黨執時期曾承諾加強現代奴隸制法案強化對供應鏈報告的要求,但至今未有進展,人權組織「反奴隸制國際」在BBC報導中警告,英國可能成為强迫勞動產品的「垃圾場」。

大型國際賽事背後的強迫勞動爭議

2024年巴黎奧運會進入倒數階段,體育運動是奧運會的核心,但奧運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作為四年一度全球觸目的國際盛事,更有義務倡導人權,透過重塑普世價值向侵害人權的政權施加道德壓力。事與願違,過去不少大型體育賽事涉強迫勞動的爭議,如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球場建設被揭勞役剝削工人,2024年歐洲國家盃贊助商涉及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等,而巴黎奧運的贊助商之一的阿里巴巴亦被指開發維吾爾人面部識別工具,助中國政府追蹤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

英國法院裁定須調查涉新疆強迫勞動產品 SHEIN倫敦上市受阻香港成備胎

中國新疆集中營強迫勞動備受國際關注,早前英國倫敦上訴院裁定,英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the National Crime Agency,NCA)拒絕調查與強迫維吾爾勞工相關的進口貨物屬違法,判決意味官方須重新考慮對案件展開調查。與此同時,牽涉採用新疆棉的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繼在美國申請上市膠著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該公司向英國監管機構秘密提交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申請,人權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SUG)要求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終止有關上市計劃。SHEIN一再碰壁後,現傳出將以香港掛牌上市作後備方案。

無懼跨境打壓 毋忘六四抗爭 – 35週年倫敦集會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在彼岸,曾經每年可以公開紀念六四的香港,亦因國安法及廿三條而被完全噤聲,任何形式以至個人悼念皆被視為犯罪。更甚者,中國及香港政府將打壓的魔爪延伸至海外離散社群,以監控、騷擾、威嚇等手法,引發寒蟬效應,跨境打壓海外的人權運動。
我們應團結回應極權的打壓,誠邀各位前來倫敦市中心6月2日集會,聲援被囚抗爭者,承傳歷史記憶,延續為人權奮鬥的意志!

Shein傳英國上市惹爭議  生產鏈涉使用強迫勞工 日做18小時

來自中國的超快時尚品牌(ultra-fast fashion) Shein計劃在美國紐約上市受阻,有消息指該公司擬改在英國倫敦上市,如果成事或是倫敦史上最大宗首次公開募股(IPO)。 Shein事業版圖極速擴張同時存在不少爭議,包括被指使用新疆維吾爾族強迫勞工,生產線有工人每天被迫工作18小時,每件衣服的報酬僅得3便士(即約港幣3毫)。 Shein移師英國上市的消息引起國內憂慮,2022年5月英國政府宣佈將審議新的現代奴隸制法案,但報導指有關法案的審議工作已無疾而終,本屆政府並未提上日程。

聯合國新彊報告:以職業培訓為名,強制拘留及虐待

聯合國最新發表新疆人權報告,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其中,報告詳細指出,中國政府以職業培訓及防止激進主義為名,在新疆設立「職業教育及培訓中心」(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res),實質是迫害維吾爾族人及穆斯林信徒,侵犯人權,做法可能構成「反人類罪」,呼籲國際社會關注當地迫切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