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出手!ILO啟動制裁 美國國會響應撐緬甸民主

國際勞工組織(ILO)上月初罕有啟動其章程的第33條款,對緬甸軍政府實施嚴厲制裁,公開對軍政府侵犯工人權利與人權行為發出強烈警告。美國國會隨即回應ILO的罕有制裁行動,就切斷緬甸軍政府的軍事物資、封鎖國際資金來源,以及對緬甸人民人道援助等方面提交三項法案,法案現已完成委員會審議,並將進一步提交參、眾兩院審議。法案一旦通過除可削弱緬甸軍政府的財政及軍事力量,同時亦勢必令支援軍政府的國際盟友受壓。

吳敏兒重獲自由 香港人的逆權空姐

今天(2025年7月28日),前職工盟、前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吳敏兒Carol終於刑滿出獄,結束四年五個月的牆內生涯,終可與家人團聚。一如早前民主派初選案其他被告出獄一樣,吳於清晨被私家車接走。

新疆強迫勞動禍害深  中國為避開全球監管陰招盡出

新疆強迫勞動問題是目前最嚴重的人權災難之一,歐美國家雖然相繼對來自新疆的產品實施貿易管制。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英國調查新聞局(The Burea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TBIJ)揭露,中國近年以「勞動力轉移計畫」名義,將大量新疆少數民族送往新彊以外的工廠強迫勞動,規避國際社會禁令;同時,中國透過技術性手法將遭制裁的新疆棉「轉化」為飼料副產品,再出口至海外市場,使強迫勞動的產物繞過監管,流通全球。

極端天氣殺人無形 中暑納職業病不容再拖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極端高溫天氣成為常態,在戶外工作的工人,中暑風險與日俱增。早前香港地盤便有工人,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疑中暑,昏迷送院後不治。香港目前未把中暑列為職業病,工人在工作期間中暑,只視為一般工傷處理,保障嚴重不足。政府前年雖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但由於不具法律效力,指引儼如無牙老虎。相比鄰近國家如日本,不但早已將中暑納入職業災害,今年6月起更訂立新法保障工人免受極端氣溫影響,香港在有關方面的權益明顯不足。

比亞迪千億神話背後的血汗車廠真相

中國電動氣車巨頭比亞迪去年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的領導者,近年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然而,這耀眼的成就背後,卻隱藏著嚴重的勞工剝削與壓榨醜聞,揭露出企業如何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而犧牲工人的基本權益與尊嚴。

港輸入一萬非學位技術專才 豁免本地招聘招序 配偶可自由工作

香港政府於剛過去的6月30日起推行新人才輸入安排,首次將非學位技術專才納入招攬對象,涵蓋護士及升降機技術員等八類工種,名額一萬個,每類工種最多輸入3,000人,以升降機工程人員為例,目前全港有約6,200名註冊人員,如3,000名額悉數獲批,人數將相等於現時整體從業員近五成。值得注意是,僱主透過新安排輸入技術專才,可獲豁免市場供應測試以證明本地招聘困難,相關人員亦可帶同配偶來港自由就業,在目前失業率持續上升下,勢對勞工市場構成嚴重衝擊。

放寬418僅1.1萬兼職工受惠 4大檢討方案中最不符工人福祉

立法會於本周三(6月18 日)三讀通過僱傭條例修訂,將「連續性合約」門檻由「418」改為「468」,僱員4個星期工時合計達68小時,將可享有各種法定勞工福利。港府在2013年開始檢討有關《僱傭條例》連續性合約的規定,經過逾10年時間卻得出一個僅11,400人受惠的爛方案,當年政府提出四大立法方向諮詢勞顧會,其中按比例計算僱傭福利,估計有逾20萬僱員得益,既公平而又合乎員工福祉,但政府卻把頭埋在沙堆中,最終選擇了最少人得益的方案。

1 2 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