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倒閉潮擴大,僱主濫用破產欠薪保障基金成風。多間知名品牌早前結業,都被發現事前有變賣資產或負責人漏夜移走現金的情況,把支薪責任轉嫁給破欠基金。政府多年來一直強調嚴打濫用破欠,過去五年勞工處曾向警務處
開業33年的海皇粥店(5月7日)宣布全線結業,公司發信全體員工建議他們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索償,約八十名員工被拖欠超過800萬元薪金及解僱補償。經濟不景,企業倒閉潮不絕。勞工處數字顯示,餐飲服務活動向破欠申請的個案已連續三年登上榜首,而去年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向餐飲服務活動及建造業發放的特惠款項,分別達4,550萬及4,360萬元,較前年分別增加30%及91%,較2022年更有近兩倍增幅。 申請個案激增,基金入不敷支,上個財政年度截至2月已錄得2,410萬元虧損,在經濟大吹淡風下,政府預料今個財政年度虧損更會增加3.7倍至1.131億元。
兩年前武漢肺炎疫情期間開設的Facebook專頁「全港執笠大結業關注組」,早前改名「全港店舖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 (店舖/ 餐廳/ 零售/ 小店/ 大集團) 」,網民紛紛上載店舖結業消息,網頁迅速爆紅,成員人數突破30萬人,疑因太受關注日前受壓再次改名為「全港店鋪消息關注組」,把「執笠」兩字刪去。紙包不住火,結業潮已成為港人熱話,有網民更留言擔心下一波會出現裁員潮、失業潮及減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