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壓垮中國經濟,疫後製造業依然疲弱,工廠倒閉、外商遷移,大量老闆「跑路」,苦苦經營的則把壓力轉到下層工人身上,拖欠工資、拒納社保,甚至削減工時迫員工自行離職等,早前江蘇無錫的比亞迪工廠工人罷工,竟然是反對公司禁止加班,因為工資水平太低,如果不加班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生活開支。不幸的是,中國頻繁的罷工卻遭受政權粗暴介入壓制,特別在經濟下行時罷工對資方威脅減少,變相令力量減減弱。
香港零售業持續低迷,《彭博》日前報導指曾雲集名店的尖沙嘴1881 Hertiage亦變死場,30間店鋪只餘3間繼續經營。另繼早前有多間大型超級市場停運部份分店後,連鎖家品店實惠位於北角健威坊及堅尼地城分店近日也相繼結業。統計處數字顯示,過去半年零售業失業率飆升1.4個百分點,失業人數勁增44%;就業不足率則升0.7個百分點,就業不足人數增73%。零售業打工仔飯碗不保,但政府過去一年輸入外勞毫不手軟,單是今年4至6月本港已輸入1,035名零售業外勞,有立法會議員甚至提出為零售業推出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懶理業內從業員的困境。
RFA在2024年9月5日刋登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訪問,批評港府「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令本地勞工就業處境「雪上加霜」。你可以做按此閱讀訪問(只有中文)。 Credit: 自由亞洲電台粤語
香港在2023年6月至8月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勞工處去年5月首推《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卻被批評對工人保護不足,僱主更屢被發現未按指引提供休息時間。當局早前修訂指引,包括將「工作暑熱警告」與天文台「極端酷熱天氣特別提示」掛鈎,並調整暑熱警告的取消機制,避免再出現警告「彈出彈入」情况。不過,指引沒法律效力以致阻嚇力不足這問題癥結並未一併處理,令指引形同虛設。
2024年巴黎奧運會進入倒數階段,體育運動是奧運會的核心,但奧運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作為四年一度全球觸目的國際盛事,更有義務倡導人權,透過重塑普世價值向侵害人權的政權施加道德壓力。事與願違,過去不少大型體育賽事涉強迫勞動的爭議,如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球場建設被揭勞役剝削工人,2024年歐洲國家盃贊助商涉及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等,而巴黎奧運的贊助商之一的阿里巴巴亦被指開發維吾爾人面部識別工具,助中國政府追蹤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
新加坡政府早前公佈推出新指引,今年12月1日起員工可向僱主提出一周工作4天,指引雖不具法律約束力,卻為勞工友善環境起帶頭作用。周休三天是不少港人夢寐以求的待遇,但香港一項調查發現,目前僅有3%企業能做到。僱主抗拒4天工作周,主要是擔心公司生產力會下降。不過,近年不少試行4天工作的國家,已有研究證明減少返工日數不但不會影響工作效率,反有助提高生產力,同時可改善員工健康,降低請假及缺勤率,顛覆僱主既有認知。
英國大選結果揭盅,一如所料工黨以壓倒性姿態獲勝,650名下議院議席中取得超過400席。工黨上場,結束保守黨長達14年的執政,英國勞工政策將出現什麼改變?工黨在選舉中推出的「新政—使工作獲合理回報的工黨計劃」(New Deal—Labour’s plan to make work pay )勞工政綱,承諾上場百日內取締剝削性的零工時合約 (Zero-hours contracts)、防止僱主以「先解僱、再聘用」(Fire and rehire)的不良手法剝削工人,以及劃一不公平解僱、育兒假、病假的領取資格。
英國大選在即,工黨在競選政綱中表明取締零工時合約 (Zero-hour contracts)成為該黨最重點的勞工政綱。零工時合約常見於基層前線工種 ,早前一些港人組織調查便發現,不少移英港人也是從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