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赤連年,過去五年累積財赤逾5000億,扣除發債收入,財赤更是達驚人的天文數字。政府財赤連連,香港經濟一潭死水,掌握政策大權的一眾高官、議員實在責無旁貸。但今日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卻只宣佈高官、議員只會連同公務員一起凍薪,各項關乎民生開支卻成開刀對象,反映所謂「高官問責」、「共度時艱」只是空話,實質是殘民自肥。
記協籌款春茗屢遭酒店以不同藉口突然取消;前獨立社工劉家棟接獲社工註冊局警告信,指他不可在社交媒體自稱「前社工」。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港府透過行政、法律及政治手段, 不斷收緊對專業界別的控制, 從社工註冊局的政治清算、教育界的整肅,到新聞界的審查壓制,政府逐步削弱各專業群體的自主性,使其喪失獨立發聲的空間,形成寒蟬效應。
新年剛過, 香港接連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令人痛心。啟德地盤棚架倒塌、驗船師墮海喪命,接連奪走寶貴生命。2023年,港府修例加重刑罰,冀減少工傷事故,然而過去一年最少23人因工業意外死亡,數字與往年無異,職安健傳票的平均罰款僅8,700元,與2022年幾乎一樣,修例阻嚇力備受質疑。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1月初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明言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嚴懲惡意欠薪。然而,話音方落,中國各地農歷新年前,接連發生農民工威脅跳樓討薪事件,綜合傳媒報導和網上影片揭發一月已發生最少16宗,分別在廣東肇慶、四川宜賓、河南鄭州與甘肅等地,並指中國工人「以死相迫討薪」成常態。
關注勞工權益的香港藝術家程展緯在麥當勞當兼職約半年,最近在社交平台及報章控訴麥當勞在2009年取消飯鐘錢,結果遭公司即時解僱。這讓人想起最低工資2011年實施前,本港大型連鎖快餐店大家樂也曾被揭發加薪同時扣減員工飯鐘錢,令部分員工收入不增反減,事件引發全城譁然,當時職工盟號召全民罷食大家樂,成功令集團撤回有關安排。同一剝削,不同時空,當年工會結集群眾力量討回公道,時移勢易,如今香港獨立工會遭打壓,大規模發發起抵制無良企業困難,但不消費也是正義,大家仍可自行抵制,讓被剝削的打工仔不至單打獨鬥。
香港連續三年錄得千億財赤,外界要求特首及問責官員減薪的呼聲高漲,但港府置若罔聞。李家超自2022年上任以來,表現備受批評,終日大玩政治把戲以國安之名大肆拘捕,對外宣傳「香港已重回正軌」, 實則無法帶動
2024年成為過去式,打工仔辛勤工作一年,自然希望多勞多得。早前公布兩項有關僱員薪酬趨勢的調查顯示,香港打工仔2024年加薪3.2%至3.5%,較2023年遜色,而受2024年受凍薪影響的僱員比例,則已颷升至兩成。按過去經驗,打工仔加薪實際幅度極受通賬影響,以去年9月統計處數據顯示,僱員名義工資按年增加3.6%,但扣除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變動後的實際加薪只有0.6%,可見2025年加薪幅度料也不會有顯著改善。
BBC最近報導揭發,Shein供應鏈位於廣州番禺的製衣廠工人每天工作至少10小時,每月僅一天假,嚴重違反中國勞動法規定。報導亦發現,有工人每製作一件衣服的薪金只得一、兩元人民幣。 Shein過去曾因涉使用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棉花及非法僱用童工而陷入爭議。這次,工廠工人過度加班和低薪問題再次讓這家市值約540億英鎊的時裝企業成為焦點。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事政變後,軍政府不斷鎮壓反抗聲音,工會成為主要打擊目標之一。流亡德國的緬甸工業工人工會聯合會(IWFM)及緬甸工會聯合會(CTUM)主席 Khaing Zar Aung 最近
中國經濟衰退,基層工人首當其衝被壓榨,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指,隨著經濟轉差,今年中國的追薪潮提早展開,個案也比往年多。根據非牟利組織「中國勞工通訊」最新統計,今年9月開始,工人集體行動個案陸續增加,過去3個月累積454宗,其中九成涉及欠薪。年關臨近,對於徬徨追討欠薪的工人而言將是難捱的一年,中國工人勞工環境轉趨惡劣的情況值得關注。